爱体育- 爱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为什么说必须是主课
2025-09-12爱体育,爱体育官方网站,爱体育APP下载何广智讲述了在对比中建立虚妄自信的“打工人体检”;呼兰聊到了比年终总结更让人绝望的“中年体检”;翟佳宁看到“建议复查”腿都发软;刘仁铖则不敢带爸妈一起体检……这是一种巧合。但当我检视自身和留意身边时,却又意识到“体检”已经悄然成为一个时代高频词。它的背后是一个共识:
说起来,我们这代人,可能很少有人接受过科学的、完整的、连续的体育教育。前不久,去重庆参观了一所小学,让我的这种感觉更加强烈。
这所学校名叫珊瑚鲁能小学。仅在视觉上,就给人强烈的冲击,让你不得不赞叹,原来校园体育设施建设,还可以见缝插针到这种地步。
一般的学校,走进大门应该是一条宽阔大道,而珊瑚鲁能小学的大道还是那个大道,只是全部铺上了塑胶和人造草坪,画上了起跑线和跑道线。
也就是说,孩子们进入校门,就可以来一场“短跑比赛”。而像这样“比别人多想一层”的设计,在这所学校随处可见。
比如,这所学校的铁丝网围栏不只是围栏,墙壁不只是墙壁,它们都可以化身篮球架,装上大小高低不一样的篮筐,用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投篮需求。
再比如,操场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足球场+数圈跑道的组合,但是这所学校把操场两头的两个半圆利用起来,放置数个笼式足球,成为孩子们课间battle球技的热门地。
这所拥有5000多名学生的小学,占地面积只有60亩,场地十分有限。但秉着“螺狮壳里做道场”的愚公精神,建成了标准田径场、室内足球公园、沙滩足球公园、水上足球公园、篮球公园、轮滑公园、室击公园、体能公园等各类体育设施。都说重庆是立体城市,原来学校也可以这么立体。
当你真心想让孩子运动,真心把体育当一门主课的时候,就会发现,很多看似其他用途的场地,都可以成为运动场。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,这所学校三分之二的场地都成了“运动场”。
珊瑚鲁能小学是一所足球特色学校。提到足球校园,很多人可能下意识就想到最起码要有标准足球场。但在这个小小校园里,仅足球一项运动,就通过各种腾、挪、挤、叠等方式,搞出了标准、沙滩、迷你、笼式等不同规格的球场近30个。
今年年初发布的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,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。而珊瑚鲁能小学每周有4节体育课、5节体育活动课、4次大课间、1次校园马拉松、1次小课间乒乓赛,每位学生每天都能享受到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。
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艾伦·亚伯拉罕森认为,体育资源并不是“摆在那里让学生使用完就离开”,想要让更多人加入体育运动,就必须让他们感觉这是一个值得投入的环境,“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,要建立连接和社区的归属感”。
早在2022年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就显示,95.3%的受访家长表示对孩子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提高了,77.6%的受访家长意识到了身体健康和拥有良好体能的重要性,45.9%的家长想通过运动帮助孩子改善睡眠,调节心情。
在珊瑚鲁能小学,各种足球队的学生加起来,多达数百人。这些小足球队员放学后,会留在学校踢一个小时的足球,但是几乎没有学生觉得这会占用自己的时间;而家长则普遍认为孩子“多了一个免费的兴趣班”,没有人觉得耽误了学习。
一位学生家长就表示,女儿一开始遗传了自己不爱运动的“基因”,哪怕孩子的爸爸从事运动相关工作,也带不动孩子动起来。但是进入珊瑚鲁能这所极具体育特色的校园后,她很快融入了学校的运动氛围,和同学们“打成一片”,逐渐爱上运动。
很多孩子并不是不喜欢运动,而是由于教育方式不到位、不充分,使得他们从未感受到运动的魅力与好处。反过来讲,只要课程设置科学,方法方式合理,体育就不可能枯燥。
珊瑚鲁能小学校长刘君直言,“体育首先带来的应该是快乐,而非痛苦,然后在快乐中给孩子带来健康,以及更多看不见的成长。”家长们从“怕影响学习”到主动参与赛事协助,乃至和孩子一起完成“体育家庭作业”。这背后,就是对“健康的体格与人格,比分数和名次更重要”的认同。
数据显示,珊瑚鲁能小学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到89.7%,远高于各大城市的平均水平;不仅近视率和肥胖率很低,文化科目成绩也位于南岸区前茅。不以身体为代价,只以身体为基础,这难道不是教育最本真的样子吗?
这两年,我也不止听见一位家长或准家长跟我说,“如果自己的孩子没有学习天赋,那就保他身体健康、一生平安。”可为什么这个顺序不可以倒过来,或者融合兼得呢?为什么不是在优先保障孩子身体健康的基础上,去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,发展爱好、提升技能呢?为什么非要等到撞了南墙,才认识到其实额头上不必有包呢?
石家庄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科科长、学校卫生专家阎香娟表示,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的骨骼发育,还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神经系统的判断能力,在体育运动时孩子们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可以做出及时、协调、准确、快速的反应,使身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。
当然,一提到体育或者运动,不少人常常会焦虑一个问题——安全。但这一问题同样可以凭借科学的设计、严密的管理以及细节之处的用心来维护。比如,珊瑚鲁能小学的树坛,都是用软质环保材料包裹起来的。
早在两千多年前,已经吃饱了的贵族们,就将“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”作为基本教育内容,这当中的“射”“御”都和运动有关,也是体育的最早形态。
体育更大的意义,还在身体之外——发挥“以体树人”的作用。比如,它可以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、团结协作的精神、遵守规则的意识以及自主管理的能力,将运动习惯转化为生活自律。
珊瑚鲁能小学这么多赛事,通常都是由学生负责组织,学生自己担任裁判,自己统计成绩乃至表彰队员。而这些“职务工作”不是摊派的,学生的积极性很高,反而是要通过竞选来获得。孩子们在组织体育赛事中,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,培养了组织管理能力,建立了团队意识,还充满了成就感和荣誉感。
再比如,适度的体育运动,还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。据《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》显示,约14.8%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,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。而相关研究表明,体育锻炼有助于产生与维持积极情绪,同时还可增强自尊和自我意识,减少焦虑、紧张、抑郁等消极情绪的产生。
体育设施建得好、体育师资配备足的学校有不少,但是能够把日常体育教学真正实打实落到孩子身体上、内心里的,可能真的不多。珊瑚鲁能小学的一大特色是——全员赛事。据统计,该校能实现1小时698场比赛、2660人参赛。
“每个孩子每天都有比赛。”校长刘君的话自信而骄傲,这源于该校“全天候”的体育教学理念。比如下雨天,学生可以去加装有雨棚的室内足球场踢球、课间把课桌一合并就可以在教室打乒乓球,此外还有室内的篮球场、射击场等。
这所学校的办法也充分展示了主观能动性:体育课专业老师上,体育活动只需要组织者和管理者,其他科目教师普遍参与。
刘君的这些做法与理念,也得到了蔡崇信公益基金会的认同,入选了“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计划”。
珊瑚鲁能小学的例子或许不适合所有地方的所有学校,但它至少提供了一个方向:无处不体育的校园、“全员赛事”的理念,都可以成为学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一部分。体育教育也是时候从“专业选才”转向“普遍育人”了。
体育是学校的事,更是全社会的事。全员赛事的价值不仅限于校园,更在于打破“体育是学业副产品”的社会偏见,重塑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对“体育育人”的共识。
这种共识的建立,或许就像刘仁铖讲的,体检之后父亲对他说了一句话:“你健康,就是我和你妈最大的幸福。”